首播突破一亿的《三体》动画,为何被喷为“一坨答辩”

  • 3DM游戏网
  • 2022年12月14日11时

属于矮子里面拔高个,但还是有点矮。

本文起自于几位热心读者的情愿。由于他们非常希望我们写些关于《三体》动画版的东西,故而让我蹭起《三体》的热度毫无心理负担。虽然稍微有些晚,但涉及《三体》,请原谅我的一些谨慎,希望大家能看得开心。

有趣的是,那篇推文只存在了几个小时,就能积攒如此多的回复,大家对这部作品的执念让我惊叹

2022年的12月10日上午,相信有许多人都跟我一样,早早地在各种不同的电子播放设备上,打开了B站,等待着那部注定会成为一时之话题的作品——《三体》动画的播出。

《三体》在国内的影响力,无须我在此处赘述。大家只需要看看《三体》动画开播之后的一组数据,就能相当直观地感受到这部作品的冲击力,以及其一呼百应的地位:开播首日便已不可阻挡地冲上微博热搜,B站追番数以百万级为单位疯狂上涨,打破了B站最快播放破亿的动画纪录,即使在播出后第五天的工作日的下午,也仍然有近两万人在观看这部动画。

毫不夸张地说,放在三十年前,这就是个能引起“万人空巷”的现象级作品。

然而,与其极为火爆的关注度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其相当一面倒的差评。

豆瓣评分只有7.0,与其涉及的两部原著,评分相去甚远。

在各大视频平台与观众社群中,骂声一片。就连作品的“大本营”B站,也不例外。

言辞激进的观众,更是直接使用了最近的热梗,将《三体》称之为“一坨答辩”,赞同者也不在少数。

网传,本次《三体》动画光是纯制作成本就已经超过了1.5亿,是B站有史以来量级最大的动画作品。据经济媒体“惊蛰研究社”的报道,其成本大约为制作组“艺画开天”前作《灵笼》的三倍,但在动画开播后的首日,却是#三体建模 丑#这个Tag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十分直观地反映了观众对本作的看法。

在不喜本作的观众眼里,《三体》动画建模粗糙,角色的口型与配音时常错位,人物表情动作僵硬得像是掉帧的电子游戏作品,能看出经费的只有罗辑那无名情人的飘逸长发。

这个角色大概是本作好评最无争议的部分

很多观众都惊讶于,本作质量整体而言甚至比不过一些十年前的3A电子游戏CG演出,就连2005年推出的游戏CG电影《最终幻想Ⅶ:圣子降临》都能“暴杀”这部作品。

17年的技术进步毫无体现

而最为“乌龙”的地方,则体现在《三体》动画第一集初期,罗辑讲课时伸出了一根有着四个指节的食指上。

这个画面还被顶上了百度贴吧的热榜

这个极为掉价的低级错误,让不少观众都开始质疑制作组“艺画开天”究竟在本作中投入了多少精力,甚至戏谑地将之反讽为“体现了‘三体’文明对国产动画制作技术的封锁”。

而除了制作上的问题,更为让观众与原著粉丝们不满的地方,在于《三体》动画对原著的改编,完全不符合他们的预期。

“艺画开天”略去了《三体》第一部的绝大部分内容,直接将开篇剧情放在了“古筝行动”这个人类与“三体”文明关系的转折点上,借此快速地推进着剧情,引出了罗辑这位“黑暗森林法则”的提出者,将“面壁计划”作为本作的核心内容。

被切割的审判者号

《三体》的第一部虽然是三部曲中格局最小,展开最为慢热的一部,但对整体剧情而言,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正是这部作品以多方视角,借用略带悬疑手法的表现形式,才将“三体人”的神秘与强大完全塑造了出来。而读者也正是通过这“慢热”的展开,才逐渐被溺毙于“智子”锁死人类底层科技后,所带来的恐慌与绝望之中。

罗辑的课堂是在解释这一段

有了这些情绪上的渲染与背景上的铺垫,后续故事中人类对抗“三体”文明时,无所不用其极的“坚壁清野”,甚至极为讽刺的需要将全人类的希望,以“豪赌”的方式寄托于某个个体的不受限思维上,才有了完整且令人信服的理由。

说的就是你,面壁计划

对这些重要内容的省略,毫无疑问地会给整部作品带来巨大的观看障碍。比如,为什么会存在“ETO”这个组织?叶文洁这个具备良好修养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背叛人类这条道路?全都很难得到妥当的解释。

叶文洁被塑造成恐怖老奶奶这件事,让很多人都不甚满意

即便开篇的两集用了一些原创剧情,以及不提醒你都不知道可以点开的“注释”,来弥补信息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但如果是对原著毫无了解的新观众,在看这两集时还是难免陷入“不明觉厉,看个热闹”的状态——哪怕是看原著的年代稍微久远一些的观众,这个“障碍”也仍然不小。

这个“注”还得开弹幕功能才能看见

可以说,如果不是“原著党”,真的很难看懂这部《三体》动画。

但如果你真的是“原著党”,也真的看懂了,可能会更生气。

因为,本作对几个重要角色的刻画与原著有着相当大的出入,其程度相当于漫威电影宇宙与漫画的差距。

原著中,前期的罗辑是位风流成性、视责任为无物的利己主义者,他最初身边女人不断,在工作上十分“投机”,会因为天文学术界不好混而果断改行去搞社会学,“宇宙社会学”一开始也只是他借着“外星人研究热”的东风搞出来骗经费的计划。后期,因为“黑暗森林法则”的提出与“持剑者”的身份,让他成为了逆转地球与“三体人”战争的英雄,他本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有着相当大的性格转变,这个前后反差所刻画出的人物弧光与人格魅力,是罗辑这位角色受到读者们广泛喜爱的缘由。

当堂调戏女学生

动画中,对这些都有一定的呈现,很多细节都将罗辑这位较为特殊的主角刻画得十分“生动”——可问题在于,“艺画开天”用力过猛了。罗辑的风流成性变成了巧言令色,甚至还带些“油腻”,其在第二集那漫长的追车戏中所表现出的卑躬屈膝、坐立不安,以及相当“跳梁小丑”的求救行为,更是令原著中史强对罗辑所说的“你是我见过最冷静的人”这句话,像放屁一样滑稽。

看到他在车窗上写“救命”,我也在喊“救命”

这类与原著几乎是在对着干的人物塑造,还体现在其他的关键剧情人物上,比如丁仪。

虽然在太空粒子对撞机实验中,丁仪展现出了一位科学家的大无畏,他以近乎“勇猛”的姿态坚持着人类对“智子”的最后一丝反抗,让这个冰冷的实验现场也有着波澜壮阔的剧情演绎。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出色”的演出完全是违背了丁仪在原著中的刻画——他曾在《三体》原著中明确说过他反对“太空粒子对撞机计划”,并认为这“愚不可及”。可在动画中,他却成了这一计划最为坚定的执行者。这对原著读者来说,是件相当啼笑皆非的事情。

体》原著片段

人物塑造“货不对板”,阉割原著大部分的内容,制作粗糙,在改编作品中,这三个问题中存在任何一个,都会招致铺天盖地的骂声。而在《三体》动画里,它们全都出现了——那么,它被《三体》的粉丝们形容成“一坨答辩”,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据一些业内人士所说,《三体》动画是“艺画开天”工作人员寄予厚望的一部作品。而目前全网一面倒的差评,对制作组人员来说是出乎预料的——他们并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不喜欢这部作品。

某种程度上,我能够理解“艺画开天”对此的讶异。《三体》动画中的许多改编,在我看来,是他们出于让这部作品变得更加“大众化”而采取的策略——他们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让这部作品变得“更好看”。而如果抛开“三体”这个名称,以国内近几年的动画制作水准为尺度,那么《三体》动画确实算得上是部相当不错的剧集——这也是其在骂声一片的前提下,仍然能在豆瓣上保持“7.0”这个不过不失的分数的原因。

本作的灰暗色调是许多观众吐槽的地方,放在原作的时间线上,“危机纪元”是个离当下我们所经历的生活不那么远的时代。在这个纪元前期,不顾一切的重工业污染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并没有那么明显。

而“艺画开天”却把这个本应在未来才出现的场景塑造给提前了,其目的在于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压抑印象,以塑造“三体人”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机。

这是个出于压缩剧本的考虑,让整体场景叙事变得更连贯的选择。由于后续立刻就要跟上“面壁计划”的相关剧情,每个“面壁者”都会有自己的“大动作”,这种改写让故事变得更连贯,我个人认为是个不过不失的决定。

而作品中对一些镜头的运用、配乐的选择、以及内容编排上的决定,也存在着好的一方面。开头的“古筝计划”,以纳米丝整体切割“审判者号”,将其中冰冷且无情的杀戮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了观众眼前;“智子”在“ETO”幸存者“墨子”视网膜上的信息传递,通过“墨子”出色的个人发挥与“智子”颇为“炫酷”的高维展开特效,也以一种相当高调的方式,宣告“ETO”这个组织重新登上舞台;第一集结尾与第二集开头的追车大戏,更是提供了相当不错的视觉冲击力,给整部作品带来了很好的爆米花效果。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艺画开天”想把《三体》动画打造成一部全民作品的野心,他们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多地方都在为其作品的“商业化”气质——紧张刺激的大场面、华丽的特效、恢宏的“科幻感”——所服务。

只是,我能理解“艺画开天”为何选择了这个策略,但我认为“艺画开天”做得并不到位——仅以这两集所呈现出来的水准来看,其叙事结构上还有比较突出的问题。

重视大场面是很好用的抓住观众眼球的手法,紧张刺激的局势确实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但《三体》动画因为这些“大场面”,明显严重挤压了故事的叙事空间。尤其是第二集的追车戏,除了罗辑的上蹿下跳与史强的冷静豪迈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信息——要知道,这是此前“三体人”对罗辑下达诛杀令的剧情后续,却并未推动任何的剧情发展。

这段几分钟的地铁滚动,让人赞叹“能量守恒”果然什么都不是

甚至,这段剧情还存在着离谱的BUG。明明在此前的诛杀令画面中,“三体人”明确表示了“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ETO”不仅在市内高架上搞出了连环车祸,弄断了一辆地铁造成数百人死伤,最后还想要在灾难现场掏枪,简直高调得不能再高调。另一边,一言不发只顾着带罗辑逃命的史强,比他们还像是“地下组织”。

他该不会因为右下角字太小,就当没看见吧

而这一段前后矛盾,信息量极低,除了刺激得有些夸张的“大场面”,足足有十二分钟——这一集掐头去尾也就二十多分钟的内容,仅这一段就占了一半。而在这段剧情前,还有一段长达八分钟的空间站“大场面”,剩下的零碎时间,只够他们把“面壁计划”的来由讲一讲了。而如此重要的、影响后续所有剧情发展的一个计划,在几句话间就敲定了,着实有些儿戏。

有种SEELE开会的既视感

这是我觉得《三体》动画所暴露出来的最致命的问题。他们想以更为“商业大片”的形式改编这部作品,却无法通过这样的形式,将原作复杂的信息以浓缩的方式呈现。而当他们依赖于几句话带过原作设定时,基本上还是在说着“你只要看过书就能看懂这一段”的潜台词。

到头来,“艺画开天”还是没能把“大众”路线坚持到底,反而徘徊在满足新观众还是满足原著党的道路两端。其不重视第一部原著,不关注剧本叙事,依赖于营造紧张感的运镜与大场面,让看不懂的路人观众感受到了“爽”,让看得懂的原著党充满了“不爽”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况,造就了其观感上的矛盾与冲突。同时,得罪的是原著粉丝,以及一部分的讲究的新人观众。

这种原著党与动画党之间的争吵,也会因此变得十分剧烈

改编在动画界,从来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哪怕是漫画改编,原作已经有了成熟的分镜与画面,仍然经常翻车。比如,前段时间的国民级IP《电锯人》,就被MAPPA做成了一部富有但平庸的动画,更遑论《三体》这种用想象力构建出极为恢宏图景的科幻小说改编了,更是会众口难调。用本社太空棕熊老师的一句话来说:“人类的大脑本就是当下最精密的计算机,面对《三体》这种作品,你可能永远都无法还原出大家脑海里的画面。

但既然“艺画开天”接下来《三体》这个企划,就必须直面其所带来的风险。《三体》这部作品对国内读者来说是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的,它不仅仅是一部“神作”,更是一部中国科幻的“高歌”。

其以人类为中心,展现人类这一族群的无穷可能,传达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以整个太空为舞台,开展一段轰轰烈烈的史诗歌剧的作品气质,某种程度上复现了科幻小说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的气象。

图源:B站@戴锦华讲电影《<三体>这部作品的文化地位和影响绝对不容小觑》

或许正是这种着墨于时代,放眼全人类的宏大格局,以及“人类至上”的“黄金精神”,让它得以突破固有的文化语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与欢迎,并拿下读者话语权极重的“雨果奖”。

《三体》各语言版本封面

反观国内,这部波澜壮阔的作品,同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在整体上,我们会将“科幻小说”归类到大众通俗读物里,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幻小说”在国内仍然是个较为小众的爱好。

但《三体》的出现,完全突破了这个“小众”爱好者圈子的限制,许多原本并非科幻题材读者的人,都因为这部作品而领略到了“科幻”的魅力。

某种意义上,《三体》就是国内“年轻人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其作品价值称得上“伟大”,其时代意义,更是被无数读者抬得无比崇高。

故而,改编这样一部作品,注定是如履薄冰的,“非神即屎”也毫不夸张。

“艺画开天”想要将其改编成一部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被传播的“商业化作品”,尽管这当中可能还有投资方的干涉,未必完全是他们的主意,但其想法与勇气值得称赞。

只是,如果《三体》动画的后续内容,仍然保持着前两集所呈现出来的这种不上不下的态度,那么其最后,恐怕只能是被《三体》粉丝们开除“三体籍”。

从其现在的评价远远不如《我的三体》这部同人作品上来看,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文章转发自3DM游戏网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