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AB面:网暴的温床、文青的天堂

  • 3DM游戏网
  • 2021年12月14日10时

屡错屡犯的豆瓣,何时才能找到对症良方?


1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公告,因未能按照要求完成整改,包括豆瓣在内的106款APP,进行了下架处理。公开的信息显示,豆瓣被下架的原因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现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中,已经搜寻不到豆瓣的身影。

针对这次整改,有关部门的口吻已经相当严肃,通知中强调,“切莫仗着依靠用户创造出来的影响力,与法律和社会唱反调”,矛头直指豆瓣为代表的用户黏性超高的社区网站。

豆瓣倒闭了吗?不知从何时开始,每年都会有人发出类似的疑问,但豆瓣一直活到了现在。或许,如今的豆瓣,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倒闭的边缘。

很快,“豆瓣下架”的词条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1亿。豆瓣一向是微博热搜的常客,仅仅在2021年,光是“豆瓣崩了”就已经登上了多次热搜。只是这一次,情况变得有些特殊。

豆瓣下架,有人欢喜有人忧。一部分人为此叫好,普天同庆,如同过节。在他们看来,豆瓣下架是大大的好事,甚至豆瓣直接倒闭更让人称心如意。

另一部分人,则哀鸿遍野,甚至怒火中烧。他们认为这“不公平”,他们在询问“为什么”,但他们无力改变这一切。

而这,就是豆瓣所处的困局中,最激烈、最鲜明的生动写照——喜欢它的人,将它看作是纯净的乌托邦;讨厌它的人,则将它比作充满恶臭的垃圾场。

现在的豆瓣到底是什么?恐怕就连豆瓣的创始人阿北,都已经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进入2021年后,豆瓣可以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就在12月1日,豆瓣运营主体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刚刚被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罚款150万。而这,已经是1月至11月之间,豆瓣第20次被行政罚款,累计罚款达900万。

就在罚单下达第二天,豆瓣发布公告称,将在12月2日至12月17日间暂停小组回复功能,并暂停小组“精选”频道的内容更新,按照有关部门管理要求,加以整改。而在2021年,这也不是豆瓣第一次暂停回复功能。

坊间对此次豆瓣关闭评论区的原因讳莫如深,可以查找到的信息显示,在部分豆瓣小组中,存在众多触目惊心的极端言论,对生命的漠视突破底线。

而这,就是豆瓣日益膨胀的恶的一面。

屡错屡犯的豆瓣,终于招致下架的命运。

豆瓣到底是什么?即便到了今天,不少人仍然认为,豆瓣就是一个给电影打分的网站。2005年3月6日,一位网名叫“阿北”的海归,仅凭自己一人,创办了最初的豆瓣网。外界对阿北的评价,离不开“文艺”二字,豆瓣网也像阿北一样,诞生时就带上了文艺的气质。以“书影音”为起点,豆瓣逐渐吸引了一批文艺青年,聚集于此畅谈理想与人生。

时至今日,豆瓣网依然是中文互联网文艺气息最浓郁的社区。

但文艺的圈子,还是太小了。豆瓣最引以为傲的,乃至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毫无疑问是它的电影评分体系。打开豆瓣电影Top 250,名单上一连串的高分电影,基本代表了这个时代电影产业的精华。《肖申克的救赎》排名第一,《霸王别姬》排名第二。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讲述自由的电影,不少豆瓣用户的人生信条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句话出自法国启蒙思想家博马舍创作的剧本《费加罗的婚礼》,用来作为电影评论人的座右铭,再合适不过。

因为批评声音的存在,豆瓣电影评分,比国内其他平台,更为客观。每一部电影,都由众多观众公开进行打分,最终评分的计算也很简单粗暴,就是全部分数相加后除以人数。阿北曾经笑言,豆瓣网完全不用在评分统计上耗费精力,每隔几分钟,系统都会自动爬取数据进行计算。

时至今日,豆瓣的高分电影,依然有着足够强大的公信力。依靠多年来积攒的口碑,涵盖电影、电视剧,乃至综艺等众多细分类别,每当有新作品上线的时候,豆瓣开分都成为一个评价作品质量的重要风向标。阿北曾经说过,不少人或利诱或威逼,都希望他能够走后门,给修改一个体面的分数,但都被拒绝了。

时至今日,豆瓣依然没有把评分体系商业化。

这,就是豆瓣的善。

但是,再善良的人,也是要吃饱饭的。阿北虽然有着骨子里的文艺细胞,但他并不拒绝商业化。只是,作为创始人的阿北,缺乏了一股“狼性”,这让豆瓣的商业变现之路充满曲折,你可以说他想站着把钱挣了,但表现出来的,却是患得患失、踯躅难行。

有人形象地将之形容为文化人的拧巴。

而豆瓣最引以为傲的评分体系,已经因为这份拧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

有关豆瓣刷分的传言,早已不是空穴来风。如果说几年前,大家还只是怀疑这件事情,到了今年,豆瓣刷分早已导致天怒人怨、沸反盈天。诚如阿北所言,豆瓣不会人为修改任何作品的评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不能改评分,那就直接评满分。围绕刷分,一条灰色产业应运而生。

豆瓣对此有过应对方案。比如,一个刚注册的新号,权重是偏低的,如果他给某一部作品打分,那么系统可能会判定为刷分,将其过滤掉。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个机制收效甚微。养一个豆瓣号并不难,而且“买分”也不难。

围绕豆瓣刷分最激烈的一次冲突,还要数2019年《流浪地球》评分事件。

《流浪地球》上映期间,有观众发现,豆瓣部分用户,出现了给这部电影恶意打低分的情况,甚至有人把之前打的五星改为一星,而且规模极大,导致《流浪地球》评分迅速下降。而这些打低分的人,给出的理由是“平衡一下”,因为给打高分的人太多了,所以需要低分平衡一下。面对外界的质疑,他们进一步表示“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此举激怒了《流浪地球》的观众,但豆瓣却表现出默许与纵容。于是,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内,群众自发地展开了为豆瓣APP进行“平衡”的打低分行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豆瓣评分实际上并不代表作品质量的评分,而是观众对其好恶的评分。也就是说,即便是《肖申克的救赎》,任何人都可以给其打一星,且完全不需要看过这部电影——只要你讨厌它就够了。

或许这就是豆瓣选择的“自由”,但面对应用商店里铺天盖地的一星差评,豆瓣并没有表现出对等的自由,而是选择了删评。

无为而治的结果,就是如今疑似大量水军下场,刷分事件频发。正在播映的《女心理师》,就因疑似恶意刷低分引发了巨大争议,不少网友产生逆反心理。知名电影博主刘哔专门为此制作了一期视频,为这部剧打抱不平。而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因为疑似刷分所引发的争议了。

而在12月13日,央视正面揭露了影视行业水军刷分现象,一星和五星两极分化的表象下,隐藏着资本之间的对抗。而刷分平台,直指豆瓣为首的影视相关网站。

豆瓣用户并非对此熟视无睹,但他们无力改变现状。一种观点认为,至少豆瓣高分作品,依然代表着卓越的质量。我们看到,即便是《觉醒年代》这样的主旋律作品,依然取得了9.3分的高分。当然,阿北也曾经说过,豆瓣早已不再代表文艺青年的好恶,而是越来越大众化。

豆瓣评分还有公信力吗?无论如何,豆瓣依然是国内最客观的电影评分网站,因为它的对手,实在比它烂太多了。

其实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刷分现象往往出现在流量明星出演的作品中。过去这一年,围绕流量经济与粉圈撕逼等种种乱象,让吃瓜群众大开眼界。只是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国家大力治理饭圈文化,流量明星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受伤的却是豆瓣。

如今,豆瓣用户中高活跃的人群,集中在豆瓣小组里。豆瓣小组形成已久,是一种因共同兴趣爱好而形成的社区,有着相当高的“自治权”与“隔离感”,外界很难一窥其貌。

豆瓣小组种类众多,其中不乏一些有意思的小组,成为很多人的快乐源泉。他们在这里分享生活,收获快乐。

但在2018年之后,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

2018年是偶像元年,随着《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的开播,大量观众涌入了豆瓣。因为和影视行业的密切联系,豆瓣讨论艺人的氛围极为活跃,这让豆瓣天然成为流量粉丝的聚集地。流量经济里话题炒作这一套玩法,逐渐在豆瓣走向成熟。而在职业粉丝下场、大粉牵头的舆论攻伐中,人性所能展现出的最大的恶,在豆瓣小组频频上演。

以豆瓣鹅组为代表的娱乐小组,成了炮制明星黑料的温床,煽动网暴的源头。流量粉丝党同伐异,对艺人言语攻击之恶毒,污言秽语之肮脏,难以形容。更有甚者,某豆瓣小组还出现过令人困惑的组规,丝毫不顾及民族感情。

豆瓣对此,基本是默许的态度。

依附于粉丝经济,豆瓣赢得了极为可观的流量,娱乐小组频频登顶豆瓣小组活跃榜。但与此同时,豆瓣所带来的恶臭,已经引发了天怒人怨。

直到今年9月,国家大力整治饭圈,豆瓣才被迫暂停小组回复功能,并解散了一些触犯法规的小组。

只可惜,事实证明,豆瓣小组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解散几个小组就能解决的。

或许,并不是豆瓣想要屡错屡犯,而是它仍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亦或者,阿北不想。

豆瓣的问题当然不止于此。但是,如果豆瓣引以为傲的评分系统公信力丧失,豆瓣的影响力必将受到极大影响。而如果豆瓣小组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无论它被罚款多少次,问题仍将继续存在。

有人问过阿北,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网名?阿北回答,因为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就叫“啊北”吧。

但如今的豆瓣,不能再分不清“东西”了。



RECOMMEND


关注
3DM游戏网
视频号,有趣内容即刻送达

文章转发自3DM游戏网,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