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一顿饺子,再次点燃了“南征北战”的导火索

  • 3DM游戏网
  • 2023年1月22日11时

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

新春已至,饺子虽然早已不再是什么时节限定的食物,已经完全融入了日常的饮食当中。但吃饺子对新年来说,仍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如今的互联网是充满创造力的,不管是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坏,总能给你整出点新花样。就算是吃饺子这样再寻常不过的习俗,在近期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形式。

不过,最近对饺子的创新,倒也不是网络上曾经常见的对食物外形与内容的创新。“网红月饼”这类的创新还是过于普通了,在现在的网络上很难掀起波澜,最多也就是化身梗图,被传播个一两天的程度。

噱头罢了

在短视频平台上,一种“很新的饺子吃法”正在流行。

视频中,煮好的饺子被直接倒在桌上,数以百计的饺子被摊开的场景也颇为壮观。而视频中的人,在这之后直接在桌上吃起了饺子,顺便操着一口不算标准,更接近于普通话的“东北话”,向观众介绍着他们的吃饺子习俗。

这种行为被他们称为“桌饺”——顾名思义,就是指将饺子倒在桌上吃。在这类短视频中,发布视频的博主往往把这称为“东北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了东北人的粗犷与豪横,是极富特色的“地方习俗”。

只要放上图,就很容易理解了

除了行为上直观能看出来的粗犷,博主们还会为观众“科普”这样做的理由与可行性。

按照他们的说法,东北人由于食量较大,吃饺子的数量也会相对多一些,而这就会延长他们吃饺子所要耗费的时间。所以,如果是拿盘子装饺子,那就很难装下足够的饺子,因而就会“吃不饱”。而若是拿盆装饺子,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盆底的饺子便容易“塌底”,导致饺子“坨在一起”,变得没法吃了。

而“桌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散开在桌上的饺子凉得更快,更好入口,也不容易“塌底”,桌子的面积还能轻松满足一家人的饺子需求,是一种依据“东北特色”而诞生的“习俗”。

好像确实能放很多

乍一看,这样的解释似乎确实有几分道理。然而,相较于普通的“地方习俗”宣传视频,“桌饺”并没有收到网友们常规的“感谢科普”,而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反对的声音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桌饺”本身行为的批判,另一种则是对“桌饺习俗”的澄清。

一部分网友认为,在如今的社会,饮食习惯虽然存在差异,但“吃”本身需要讲究文明,“桌饺”这样的行为过于“野蛮”。同时,桌子本身也会滋生各种细菌,不使用餐具而采用“桌饺”的选择极不卫生。

另一部分网友开始质疑“桌饺习俗”。他们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从小到大都没听过所谓的“桌饺”。即使是询问家里年长的老人,他们也没有“桌饺”的回忆,所谓东北的“桌饺习俗”,完全是编造出来的。

制作东北相关视频的博主“大咔嚓日记”,一家都没有“桌饺习俗”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批判“桌饺”,一批模仿“桌饺”的讽刺视频相继出现。在视频中,博主们创造了把饺子倒在地上吃的“地饺”,倒在炕上吃的“炕饺”,甚至还出现了更加低俗的“厕饺”。

有些恶俗了

“桌饺”视频受到了大量的谴责,但它却没有就此沉寂。面对一系列的批判,更多的“桌饺”视频涌现,并对网友提出的质疑做出了回应。

有些视频表示,包饺子本身就是在桌上进行的,不管是擀皮还是包馅都离不开桌子。既然如此,在桌子上吃饺子也就并没有什么问题。

一些视频内容带有强烈的对抗性

还有的网友表示,自己确确实实有过“桌饺”的经历,原因也与各视频内的说明相差无几。但“桌饺”只是少部分老人曾经的习惯,年轻人早就不这么做了。将“桌饺”定义为“东北习俗”,实在是不太合适。

有这种现象,但不普及

在这股“科普与质疑与反科普”的潮流中,我们得以逐渐窥探“桌饺”的全貌。简单来说,“桌饺”是少部分家庭为了方便而曾经有过的行为,但时至今日已越来越稀少,并不能代表当下的整体情况,也远算不上“东北习俗”。

而将“桌饺”与“东北习俗”关联在一起,实际上是为了让短视频获取流量的手段。由于短视频平台的流量计算方式,用户哪怕能多在短视频内停留一秒钟,都会对最终的播放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桌饺”这样带有争议的形式,可以为其带来大量的讨论与热度,从而在这个流量至上的环境中取得收益。

“桌饺”的实质在不断地讨论中有了定数,但它却仍处于进一步的传播当中。

“桌饺”虽然早期主要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但很快就因为其话题的低门槛而迅速传播到了互联网各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桌饺”话题中聊上几句。在这当中,直播也对它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陈泽”或许是对“桌饺”传播推动最大的主播。在直播中谈论“桌饺”时,他就曾以开玩笑讲段子的方式讲述自己与“桌饺”的故事——当然,这都是为了节目效果。

但这段故事被人以断章取义的方式进行了切片,使内容变为了“陈泽”自己喜欢吃“桌饺”。不仅如此,网络上还出现了将他小时候吃牛排的照片P为吃“桌饺”的图片,由于P图过于自然,进一步加深了“陈泽”喜欢吃“桌饺”的人设。

P的还是挺像回事的

“陈泽”的澄清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继牛排P图之后,网友们的创作热情丝毫没有下降,各种二次创作层出不穷。而由于“陈泽桌饺”的热度逐渐走高,“陈泽”本人也在流量的诱惑下,逐渐接受了自己与“桌饺”撇不开关系了的现实,开始熟练地玩起各种“桌饺”梗。

已阅

在这股玩梗浪潮中,甚至“陈泽”所在的直播平台快手也亲自下场,为其专门制作了“桌饺礼物”。

“陈泽”还建议将礼物上的筷子修改为刀叉

就这样,与“桌饺”并没有什么实质联系的“陈泽”在节奏不断地带动下,成了网络上的“桌饺代言人”。如今,当搜索“桌饺起源”时,前列的答案往往都是有关“陈泽”的二次创作。“桌饺”经由“陈泽”之手,跳脱出了其最初的“东北文化”形态,完全成了一种网络乐子。

“黑白”是“陈泽”的直播伙伴

然而,“陈泽”无心的推动看似改变了“桌饺”的内涵,使其暂时脱离了最早的“东北习俗”框架。但却也只是让“桌饺”在一定程度上娱乐化、乐子化,并没有掩盖掉“桌饺”的本质,也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桌饺”在这之后的发展。

回顾整个“桌饺”事件的初期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桌饺”是依托于“东北习俗”而诞生的。而之后的质疑与进一步解释,其实也附带着浓厚的地域性。

这类地域性浓厚的视频在近年并不少见,它们大多都像“桌饺”一样,以介绍“地方文化”为主,通过地域间的差异,借助信息的不对等,来进行科普与交流。

在这些视频中,“南北差异”是最为常见的主题,而饮食文化更是成了视频内容最好的载体。由于大多数人成长环境的相对固定,其对事物的认知也往往会先入为主。于是当接触到其他地域中与认知相悖的内容时,人们大多会对此表达震惊。

所以,在不少地域性视频中,往往会使用“带南方朋友XXX”“带北方朋友XXX”一类的剧本,以朋友的认知刷新来体现地方特色。例如,“北方朋友”经常会带“南方朋友”逛东北早市、吃价廉量大的馆子,累了还会大方地请“南方朋友”来一场洗浴。而视频里的“南方朋友”,自然是被领一路震惊一路,开阔了眼界。

围绕“东北菜量大”的视频有不少

不过,这类视频虽然有些许夸张成分,参演的人物也多少有些偏向“刻板印象”,但确实带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对于文化交流的作用也客观存在。视频中“长见识”的角色,更是为视频增加了不少节目效果。

但“桌饺”与这类视频有着明显的不同。

“桌饺”是被强行塑造而成的“东北习俗”,是完全为了流量而被创作出来的。在它的“破绽百出”下,地域性这个敏感的词语就开始展现它的威力了。

前文也有提到,在部分的“桌饺”视频中,出现了不少攻击“南方人”不懂“东北习俗”的发言。而在各种评论区,批判“东北人”粗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而随着“桌饺”事件的逐渐发酵,这种“地域黑”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几乎每一个有关“桌饺”的作品下,都存在不少尖锐的、针对地域的攻击性发言。

有关“桌饺”的讨论,逐渐演化为以地域性结尾

事实上,“地域黑”的历史可比这些地域性视频要久远得多。“地域黑”现象也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它们一直都渗透在互联网的方方面面。“桌饺”事件,只是为其提供了一次爆发的契机。而这次“地域黑”节奏最为集中的地点,则是在贴吧平台最近诞生的“桌饺吧”中。

“桌饺吧”在“桌饺”风波中早早建立,将“陈泽”的“桌饺”图片作为贴吧头像,标签则是“目录:美食介绍”。看上去人畜无害,但实际上,“桌饺吧”的内容却远比看上去的要“混沌”。

“美食介绍”

在“桌饺吧”中,我们甚至见不到对“桌饺习俗”本身的讨论。吧友们根本不在乎“桌饺习俗”是否存在,而将心思完全放在了“地域黑”上。

“桌饺吧”建立早期,吧内的帖子内容相对单一,基本都为对“东北人”的“地域黑”发言。而这类“地域黑”自然也就引来了“东北人”的反击。

自此,“地域黑”的经典形态“南征北战”再次确立,以“南方人与北方人”为两大主要阵营的“地域黑”格局形成。

但这种经典的“地域黑”格局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南征北战”后,“桌饺吧”开始向全方位的“地域黑”转型,几乎所有的省市都能在吧内得到嘲讽。

甚至有专门询问该怎么黑的

这样纯粹的“地域黑”风波,其实并不是首次出现。同样是在贴吧,多年前就出现过此类“南征北战”现象,而之前的主战场,则是在“中华城市吧”。不过,由于近年网络环境的整治,“中华城市吧”如今已完成了转型,虽然仍有少量“地域黑”内容存在,但与“桌饺吧”的直球歧视相比,还是要显得委婉许多。

“中华城市吧”的攻击性早就不复当年了,当然这肯定是好事

不过,虽然如今的“桌饺吧”像是“中华城市吧”的卷土重来,但它也有着“与时俱进”的新特点。由于贴吧在去年实装了IP显示功能,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到“地域黑”发布者的位置所在。他们之中不乏以反串方式进行伪装的“假本地人”,也有着依仗IP更加肆无忌惮的“人上人”。“桌饺吧”已然成了新一届的“网络垃圾堆”——不过吧友们倒也并不在乎,甚至可以说乐在其中。

IP显示成了“地域黑”的利器

“地域黑”是好事吗?显然不是。但它却能一直在互联网上乃至现实中活跃,并能通过某些事件集中爆发。一句“存在即合理”就解释了,不免有些敷衍。界定“地域文化”“地域笑话”“地域黑”向来不是件有固定尺度的事情,人们各自的认知不同,评判标准也会不同。

举个例子,“活珠子”算不上常见,但确实是受部分南京人青睐的食物。所谓“活珠子”,虽然外形与普通鸡蛋类似,但内部却并不是蛋白蛋黄,而是还未完全成型的鸡胚胎。以煮、煎、炸等形式加工后,便是一道可口的美食。

然而,由于“活珠子”打开后的外形有些惊悚,初见的人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那么在介绍“活珠子”时,人们的观点就会不免走向分歧。

挑了张“温和”一些的图

一部分人会对此表示理解,认为接触到了新事物;一部分人则会由于其“劝退”的外表,对吃“活珠子”感到无法理解;还有一部分人会对“活珠子”本身发起批判,并开始质疑吃“活珠子”的人。

这些反应并没有正常与否之分,只有标准的不同与做法的差异,“求同存异”与“入乡随俗”,从来都是做起来远比说出口要难。

所以更常见的是,某些人眼中的“地域文化”,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就已经达到了“地域黑”的程度。而这些地域性的行为,不管是平和还是严重,都客观上存在着其文化属性,就像一切事件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一样。

本身难以界定,本身与文化相关,再加上些许的乐子成分,“地域黑”的经久不衰,或许就与此相关,并且肉眼可见地会继续延续下去。

绝对理性与客观的人可能并不存在,我很难说自己讨厌“地域黑”的话题,也确实曾在许多“地域笑话”中找到了乐子,就像我曾经在夜晚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无视红绿灯横穿过马路一样。

文章转发自3DM游戏网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