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军阀们有多少条创业之路?
- 游戏研究社
- 2022年5月11日11时
东汉末年到三国,可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段乱世历史——得益于《三国演义》,人人都能对汉末军阀聊上几句:冢中枯骨袁公路、好谋无断袁本初、守户之犬刘季玉……
然而,这可能又是普通人最不熟悉的一段割据史。
不管是隋唐之际,还是五代十国,亦或再往后的明清之际,割据军阀们的身份都是鲜明的:要么是农民军领袖,要么是少数民族首领,要么是地方豪强。但这三个标签远不足以概括汉末军阀们的身份:就拿刘备来说,他既不是农民军领袖,也和少数民族扯不上关系,更谈不上是什么地方豪强。
这种身份的复杂性让他们创建的政权也变得复杂了起来,汉末军阀的政治理想和政权的组织形式都大相径庭。史学家们发明了很多专有名词——“寄寓型政权”“悬浮型政权”“远拓型政权”……
寄寓政权是知名魏晋学者权家玉这几年提出的概念
不过对于普通人,也许拿“下海创业”做比喻会更好理解:东汉末年是青年野心家们创业的蓝海时代,一封衣带诏就好比汉室“全民创业”的号召。不管是军人、公务员、宗教人士还是农民,大家纷纷下海创业,试图打造出自己的巨型企业。出身不同的创业者,最后打造出的企业风格,也截然不同。
在未来的历史时期,一个人想要创立企业(成为割据军阀),要么加入农民军,要么出生在门阀或少数民族部落的贵族家庭。但在东汉末年,青年野心家们有更多的创业道路可以选择。
1. 小而美
先说说黄巾军,这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创业思路:农民起义,成功率不高,但也成就过朱元璋这种知名企业家。从商业角度来说,农民起义走的是“快速裂变的规模化打法”,非常接近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农民军的平均战斗力不强,但是每攻下一片区域,都能获得大量的生力军,最后那通过数量优势让敌人应对不暇。
然而经济学的规模效益在古代战争中并不成立,黄巾军各自为战,又没有军事经验,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一般来说,农民军政权要么覆灭,要么蜕变为传统地方豪强政权(就像元末的张士诚、陈友谅),然而东汉末年的农民军起义,孵化出了中国历史上很少见的宗教政权——也就是汉中的张鲁政权。
其实农民起义经常与宗教扯上关系,成就了朱元璋的红巾起义也是打着弥勒佛的旗号,只不过大部分起义军领袖都只是借宗教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张鲁政权不同,张鲁出生于宗教家庭,他本人是著名的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的孙子。五斗米教是最早的道教派别,后来发展为正一道,张鲁可以说是正经的道教嫡传。
张道陵就是著名的龙虎山张天师
张鲁的祖、父都致力于传播五斗米。世代宗教领袖的身份深刻影响了张鲁,也决定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张鲁政权的性质:他在汉中建立了一个维系30多年的政教合一型政权,放弃了传统的官僚体制,用“祭酒”-“理头”-“师君”的宗教治理体系取而代之。更重要的是,其政治理想完全不同于传统军阀的“统一天下”,而是宗教意味很重的“致太平”。
张鲁始终没有称王称帝,对外扩张的欲望也不强烈,其政权更像是道教的一次小型乌托邦尝试。张鲁在位时,汉中各地都有“义社”,里面放着“义肉”和“义米”,供路过的人随意取用,而对此的唯一约束措施是宗教说教:“人若食用过量,鬼能使其生病”。另外,在汉中犯罪的人,会被原谅三次,之后才会被行刑(“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
用创业话语来说,张鲁试图创建一个小而美的公司,试图将企业文化贯彻到公司运作的方方面面。而就像今天诸多小而美公司的结局一样,张鲁政权最后被吞并。
2. 家族企业
在孙刘曹之外,人们最熟悉的东汉军阀可能就是袁绍。他是东汉知名公族世家袁家的长子,凭借袁家“四世三公”的政治威望,在河北建立了割据政权。而世家大族的出身,也注定了袁氏政权的政治纲领:袁术向袁绍提出“天下提挈,政在家门”,袁绍表示同意,这“政在家门”就是袁氏政权从建立到灭亡,一直坚持的行动指南。可以说,袁氏政权是一个地道的家族企业——当然,古代政权全都是家族企业,不过像袁绍这样从建立势力之初就带有这么浓厚家族色彩的政权,也不多见。
“政在家门”首先体现在政权的内部治理上。袁氏虽然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割据势力,其内部的政权治理形式,却还沿袭着袁氏祖辈的那一套——也就是东汉高层政治体系。
袁家的辉煌历史
实际上,比起诸多汉室宗亲,袁氏政权反而更像是东汉的真正继承者。袁绍在河北执政时,基本上延续了其父辈在汉室做官时的做法:标榜儒家礼法,在行军作战时还把大儒郑玄带在身边;拉拢豪强权贵,被郭嘉批评为“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除了想把皇帝从刘姓换成袁姓,河北政权似乎就和东汉没有什么区别。
另外,袁氏政权的组织形式也极富家族色彩。袁绍治下各州的主政者全是袁氏宗亲,袁绍的长子袁谭是青州刺史,中子袁熙是幽州刺史,并州刺史则是其外甥高斡。其政权内部的派系斗争也不像曹操、刘备、孙吴政权那样以地域为核心,而是围绕“谁是袁绍的继承人”展开。
而现代家族企业的弊病也在袁氏政权上暴露殆尽。过于看重血缘,很快就导致了人才瓶颈——袁绍年轻时以“爱士养名”著称,在建立政权后却很快失去了士人的支持:袁氏出身汝南,但袁绍派人去汝南迎接本籍的士大夫,效果却很差,应召者寥寥;著名的荀氏家族此前主动到冀州投奔了韩馥,而袁绍逼迫韩馥让位后,只有一个荀湛留下,像荀彧、荀衍、荀悦这样的知名士人,都南下投奔曹操去了。
这种大规模的士人离心,除了袁绍本人确实拉胯之外,很难说没有受 “政在家门”口号的影响——一个势力唯才是举,一个势力以家族为先,对人才的吸引力当然无法同日而语。袁氏政权的结局也非常家族企业:在家族内斗中消亡。
3. 分公司与加盟店
说完了三国之外的政权,也要讲讲东汉末年最后的胜利者:孙刘曹三家。
首先是曹魏,其政权的建立过程是典型的侵吞国有资产,将经营不善的汉室拥有的资源、人才,逐渐变成自己企业的。最后曹魏上市,汉室宣告倒闭。这种手法在后世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在这里也就不再多做赘述。
而孙吴和蜀汉政权又是另一套思路,现代人也非常熟悉——加盟店模式,用史学的话语表述,就是“依附他人建立的寄寓型政权”(语出权家玉的文章)。
奶茶加盟店几年前火遍大江南北
现代加盟店,是由总部提供技术指导和品牌,加盟商提供资金和店面。这和蜀、吴的创业过程几乎一模一样:孙权和刘备,都不是地方豪强出身,也没有袁绍那样的政治资源。然而,他们却能为地方势力提供一些独特的价值。
江东豪强一向与北方中央政权不合,却没有斗争的经验和手段。而军旅背景的孙家,正能提供这种割据斗争方面的技术指导,在通过平江东之战证明了自身的军事能力后,成为了江东豪族对抗北方的旗帜。
刘备的创业也类似。很长一段时间,刘备既无地盘,也无兵力,然而他能够提供“汉室宗亲”的金字招牌,也证明了自己足以兴亡继绝的能力和意志。当刘表、刘璋这些宗亲相继覆灭之后,刘备成为唯一的汉室品牌持有者,具有独一无二的加盟价值。
这种加盟模式,自然也影响到了政权本身。蜀汉政权很大程度上靠汉室的品牌起家,因此主张“王业不偏安”,一直坚持北伐,可谓始终绷紧了“政权合法性”这根弦。而江东对抗中央的敌对心理促成了孙吴政权的崛起,所以从始至终,孙吴都是一个极富江南地域特征的“偏霸”割据政权,在政治理想层面始终乏善可陈,讲不出什么创业故事。
4
随着历史的演进,上述这些创业模式大多被堵死。政教合一的政权再未现于中原地区,由于中央官制的普及,地方势力逐渐被弱化,不再支持加盟店模式——唐宋以后,“地方豪强”一词就逐渐变成了一个文化概念,而非汉末时的军事概念。
争夺天下的过程不再像汉末那么激动人心,这可能也是三国的历史比其他乱世都更为人们熟知的原因之一。不过,身处太平年代的我们,还有一种办法可以体验到那个百花齐放的“创业”年代——游戏。
不少三国题材的游戏专注于战争玩法,可能没法还原出汉末不同政治理想交织厮杀的体验。而《率土之滨》最近公布了新赛季“甲子狼烟”,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背景,从“阵营”玩法下手,设置了东汉、黄巾、群雄多方阵营,允许不同阵营互相转换:黄巾阵营的玩家在沦陷其他玩家后,可以选择招募其为黄巾,而东汉阵营的玩家在达到一定条件后,又可以叛出大汉,转化为割据的群雄势力。
这种阵营转换的设计,显然是为了给游戏的策略带来更丰富的广度。就像我们上文中提到的,每个政权的组织形态、治理方式和政治纲领都受到其创业历程的极大影响。一个看似兢兢业业的东汉公务员,可能是真的忠心耿耿,一心想吃大锅饭;可能是不甘躺平,只等黄巾收编就去互联网发光发热;也可能两边都看不上,自立山头,顺便趁两头打得火热四处刮点油水,暗自做大做强。
时势也会影响到玩家的决策。东汉阵营开局优势,地盘大,帮手(AI)多,在前期能为玩家提供更稳定的发展环境;黄巾阵营开局势弱,地盘虽小,但帮手(AI)更强,还能转化其他阵营的玩家;群雄阵营最为自由,但是面临东汉与黄巾两方面的压力,只有把他们全部击败,才能取到最后的征服胜利。
这就要求玩家不仅关注军事上的得失,还要结合自己与周围的势力情况,进行一定的政治考量,随时改变策略。如果周围的玩家都叛离到群雄阵营,那么再坚持匡扶汉室显然不合时宜;面临黄巾阵营的逼近,同一区域的玩家们可能要联合起来抉择,是否接收黄巾的招募?还是坚持做大汉子民,甚至联合群雄对抗黄巾?这期间又必然少不了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
不同阵营、不同类型的玩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玩法——你可以扮演始终忠心汉室的纯臣,也可以扮演墙头草式的野心家,或者早早加入黄巾,让其他玩家迎接光荣的转化……
实际上,《率土之滨》一直在对SLG游戏的玩法边界进行诸多尝试。之前我们就介绍过他们在“古代气象战”和“古代攻城战”版本,分别加入了天气系统和攻城器械,让游戏更逼近真实的古代战争。而势力转化系统的加入,更是让这种对古代战争的还原进入到了战略和政治层面——
对于一个历史爱好者,这种对局势、政治的还原,有时候或许比任何军队厮杀、疆场博弈都更让人激动。
文章转发自游戏研究社,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